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月, 2009的文章

石油戰爭:石油政治決定世界新秩序 (德)威廉‧恩道爾著

圖片
  我們太常看英美官方觀點,這本德國人寫的書,讓人耳目一新,從全新的角度來看歷史。 原來在歷史上,德國曾有段與中國同樣悲慘的歲月:割地賠款,被英美壓榨。所以這位德籍作者,說故事的方法與英美完全不同。看完本書,你解了心頭之謎:為何英國不使用歐元?有些國家幣值一下昇高一下劇貶,到底是在玩啥?甚至台灣為何要廢核四,心中都有了概念。  故事從19世紀末一次大戰前開始,原來英國極重視地緣政治,覺得德國地理位置居歐洲中心,一旦發達起來,會是英國極大的威脅,所以總處心積慮維持歐洲諸國分裂,德國更是眼中釘。 進入石油時代後,如何切斷歐洲諸國與石油的聯繫,保持英美石油公司的優勢,就變成英美重要課題。起先是英美之爭,從英國獨霸到美國崛起。由於英美一家,他們對整頓歐洲方面倒是頗為一致,合作無間。美元從由金本位制度改成石油美元之後,這個課題日益重要。如何阻止歐洲興起,挑撥離間、戰爭、金融攻擊都用上了。也因此英國明明在歐洲旁邊,卻不用歐元:歐元原本就是歐洲對抗英美石油公司的武器。 由於買石油必須用美元,等於大家都被美國掐緊喉嚨。利用IMF搞死有可能冒出頭的新經濟國家,竟是如此容易。對美元升高幣值時請該國借債,然後用英美主導的媒體鼓吹經濟恐慌,幣值暴貶,國家很容易就被劇升的外債搞垮。看完這些章節,你再看新聞時,就不會被華爾街、經濟學人那票專家給騙過去了。舊時賠款不平等條約,如今以外債的方式重新現身。 核能更是石油公司眼中釘,這是最可能取代石油的新能源,搞不好會破壞石油美元,所以石油公司會在幕後贊助反核環保團體。至於風力、太陽能等等,因為效率不彰,所以石油公司並不重視。這下你就明白了,為何環保能源、核能公司大多在法、德等歐洲國家,而一貫親美的民進黨又為何要主張廢核四了。 台灣媒體一貫親美,假專家充斥,此時此刻,這本毫無保留,透徹解析英美石油公司的書,更顯得彌足珍貴了。 英文書名 Anglo-American oil politics and the new world order 作者  (德)威廉‧恩道爾 出版社 知識產權出版社

黑金企業(Where Will BeBlood):金錢與感情的內心戰爭

圖片
  這部電影,有些楊德昌的調,悶又慢,不過沒楊氏那種「妻子很賢淑我卻不愛她」的無病呻吟,而是張力十足描繪了金錢與感情的內心掙扎。 主角丹尼爾是個奸商,貪圖金錢性格殘忍,說謊不眨眼;但另一方面,他也是個人,對人情溫暖十分渴望。片中他不管到哪,辦公談生意探勘石油,都帶著兒子。這樣父子之情,想必比日常忙上班,把孩子送到學校補習班的父親,要深刻很多。 當丹尼爾挖出石油時,孩子同時受了傷,丹尼爾毫不猶豫先跑向孩子,把他安頓好,才去處理石油的事。很明顯,兒子的份量絕對在金錢之上。 不管觀眾還是片中其他人,總想問:「孩子的媽哪去了?」他第一次對陌生人回答說她難產死了,第二次兄弟問他時,他就比較坦誠,說不想談這件事。之後鏡頭轉到兒子翻老爸的日記,裡面有張女人的照片,想必是他母親。戲沒交待日記內容是啥,但之後就發生兒子放火燒老爸房子的事件。我猜母親是死於其父之手,但原因不詳。兒子放火之後,被送到寄宿學校,但丹尼爾仍會打電話問屬下關心他住房狀況,可見仍是心頭肉。 丹尼爾對新冒出來的兄弟信賴之至,一同談生意共住房間,內心有了依靠。但沒多久他發現兄弟是冒充的,一怒之下殺了他。戲演至此,不難猜出當初妻子應是背叛了丹尼爾,而丹尼爾渴望情感,一旦破滅,兇殘的一面就會立刻冒出來。兒子情感受傷就放火燒房,根本與他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,血統確定毫無疑問。 假兄弟死後,丹尼爾接兒子回家。導演此時刻意用長鏡頭,你可以看到丹尼爾從遠處跑向兒子,跪下來熱情擁抱他,好像溺水的人遇到救生索似地。 所以最後兒子長大後,要求離開老爸自立門戶時,丹尼爾說他是檢來收養的,只是利用他獲取別人同情,我十分懷疑這話真實性。又是丹尼爾情感受傷後,做出來傷害他人的行為,至多只可能是因老婆偷情,懷疑兒子血統罷了。兒子聽到他這番話後,回想童年情景,也感覺不出老爸當年是單純利用他。離開後,丹尼爾酗酒度日,可見受傷之重。按慣例,丹尼爾感情受傷後會殺人,兒子他無論如何下不了手,伊萊好死不死這時刻來,給他當成發洩暴力傾向的對象了。 PCDVD有人貼出原劇本設定,那兒子是片頭被砸死的工人的,後被丹尼爾收養,看來是我想太多了。本來想說這篇要不要刪,後來想想,同樣電影給不同人看,本來就會因個人性格、背景而有不同感想。既然這是我最直接的感想,就還是留著吧!

簡明解釋經濟泡沫發生原因

  真正的經濟繁榮要靠大家老實工作得來,如餐館,工廠,發明專利等等。 2、有人炒作商品,如房地產,股票之類的商品。因為泡沫效應,大家逐漸發覺玩這些東西比老實工作好賺。 3、廚師不開餐廳,老闆不做好工廠管理…大家全去炒泡沫商品。但泡沫經濟是奠定在老實工作的實體經濟上,根基逐漸變虛,虛到某種程度就會垮。垮是早晚的事,各種事件引發崩塌,那只是導火線而非真正原因。。 4、垮了之後,大家只好回去老實工作,待經濟逐漸恢復後,下一波泡沫又在蘊釀了。 感覺馬政府的政策大多是維持泡沫,治標不治本。

反社會人格的「海角七號」與正常人格的「停車」

圖片
  「海角七號」紅了,網路上討論不斷。看了這些討論,赫然發現「海角七號」像榴槤,不是極愛就是極恨。其中最大爭議點,就在主角把信丟到垃圾桶不寄,擁護者說不要泛道德沒關係,反對者對這一點極反感。 說穿了,「海角七號」根本就是部反社會人格電影。反社會人格者的特徵:對任何人均毫無感情,愛說謊,裝可憐,不工作,好控制人,主角阿嘉一應俱全。 沒感情: 所以沒談戀愛就隨便與友子上床,對性愛態度隨便,事後說愛搞不好也是假的,不過想移民日本罷了。 愛說謊: 信沒寄就丟到垃圾筒,假裝工作做完了。 裝可憐: 自己不幸是台北這都市害他的,不檢討自己哪做錯了,還要別人用特權內定的方式幫他找工作,依然不肯憑實力走正途找工作。 不工作: 信不好好寄,一堆人幫他擦屁股收拾殘局。 好控制人: 排練時罵來罵去,不懂得與人協調溝通。 所以反社會人格者看這部電影,能認同主角,再加上片中周遭人們對阿嘉反社會行為處處包容、妥協,還非常關愛,所有事情順順利利,這都是反社會者在現實生活中極難得到的,因此很快就愛上本片。 但正常人格看這電影就是另一回事了。他平常認真辛苦工作,看到阿嘉這樣愛說謊的懶鬼,得先有技巧地給他飽以老拳,以防附身吸血、後患無窮。電影院裡看阿嘉吃香喝辣,一堆人甘願幫他擦屁股,當場氣得七竅生煙,更談不上啥娛樂了。 所以應徵員工時,不妨問問他喜不喜歡「海角七號」?喜歡或討厭哪裡,為什麼?這可是上好的考題。 至於「停車」,我對它的評價遠高於「海角七號」,不管正反社會人格,這部電影結構清晰,故事主題明白,沒有國片常見模糊不清的現象,可與洋片一較高下。故事主角是正常人,平時循規蹈矩,但因此也受了些氣,終於想通公道要靠自己討回。也因為一時愛心善舉,為自己贏得善果。  看看網路評論,喜歡「海角七號」的人,果然就不太能接受「停車」,他們可能不明白為何要因同情而犧牲自己的時間?為何主角要對一時侵害自己權益的人那麼反感,大打出手?沒有愛心與正義感的人,這部電影十分難以理解。但對正常人來說,這部電影讓他們出了一口氣,娛樂價值極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