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2月, 2023的文章

亞洲教父: 香港, 東南亞的金錢和權力

圖片
    平常看天下遠見雜誌之類,總是把財閥捧得高高地,感覺我們這些平凡上班族,就是智不如人才會在趴在地下吃土,怎麼都翻不了身。 但這本書扒下虛偽的皮,告訴你原來很多財閥都是靠官商勾結壟斷壓榨百姓致富,並非有過人才能,反而會拖累國家發展。書中詳述東南亞遊戲規則,怎麼看著與台灣愈看愈像。 作者是白種人,所以他不願意把所有問題歸咎於白種殖民,並且對民主自由過於樂觀。但他算客觀,坦承嚴格管制的新加坡與經濟自由放任的香港差不多。由於不歸咎種族,反而問題更清楚,直指貴族壟斷制度。 最早16世紀東南亞被歐美白種人殖民統治,因為白種人數量少,就會找些當地仕紳幫忙經營,大多藉由法律壟斷、特許來賺取暴利。幫母國搾取殖民地利益。早期都是從東南亞購入廉價原物料,種植鴉片,歐洲再高價賣他們各種工業製品、販賣鴉片,賺取暴利。被殖民國家如果想做製造業,因為沒有關稅保護,本土小工廠很難成長到足以與外國大廠競爭。陳嘉庚靠農場發跡,就有想開工廠治製造輪胎、橡膠與玩具升級,最後在經濟蕭條期遭嚴重打擊,失敗收場。 二次大戰時,白種殖民為了避難幾乎全跑光了,等戰爭結束,東南亞當地已有新勢力崛起,不再有他們插手餘地。但原住民因此過上好日子嗎?答案是沒有,財閥對歐洲人搞的這套把戲已經很熟悉,所以就算換上本地原住民領導人,還是會找財閥幫忙經營,搞各種經營壟斷許可撈錢。就算選舉換了新領導人,新領導人不喜歡舊財閥,找了自己好朋友來替代,沒多久就又腐化成原樣,還是玩同樣的把戲。 至此該明白了,制度不變,民主只是笑話,永遠都是上層貴族對底層老百姓吸血,就算換人也一樣,鮮有人能抵擋金錢的魅力。 如果財閥好好營業努力賺外匯讓國家富裕起來,被他們管也未必是壞事。可惜事實並非如此,經營企業需要的專業知識太多,接班人極難訓練,財閥也知道自己智識不高,嬌生慣養的兒女要成材更困難,所以他們偏愛的就是用法律壟斷、排擠競爭對手。因為沒有競爭力,本身也很難發展成國際品牌賺外匯,往往要靠吸血國內真正做實事外銷的企業來生存。 除了少數壟斷執造與特許權之外,他們還需要取得資金。華人勤奮愛儲蓄,所以成立銀行,吸取人民存款,拿來自己亂花,簡單又好用。反正銀行是私人企業,裡面爛帳民眾看不清楚,爛帳太多說倒就倒,倒楣的是儲戶不是財閥,所以大財團都喜歡開銀行。公立銀行也未必比較好,因為會被政治人物濫用,借錢不還。諾貝

斷食善終

圖片
  看舊小說,古代人生重病後很快死亡,留給子女的只有無限懷念。  今日醫藥發達,延長的卻是不健康餘命,父母重病後失智,變得不可理喻、長照等問題,成為普遍現象,往往帶給子女沉重的負擔,久病床前無孝子,大家一聊起來都有吐不完的苦水,也會害怕萬一自己變這樣怎麼辦?沒想到還有這本"斷食往生",讓你不再害怕老病死亡,是人生一盞明燈。  作者畢柳鶯是名醫師,當初挑選復健科,就是不想看太多生老病死悲懷離合,想說復健都是小毛病多運動即可恢復健康。  當年沒有健保,所以重病後自然死亡,沒想到通過健保後,醫療資源可以濫用,加上台灣孝道傳統,使得很多原本該自然死亡的人,進入醫院就插管,透過餵食又拖很多年,浪費醫療資源,病人本身延長痛苦餘命,子女則要犧牲婚姻事業照顧老人,社會失去珍貴人力,唯一得利的就只有醫療財團。畢醫師在復健科反而天天看這些很痛苦。  後來畢醫師找到方法,不用花大錢到瑞士安樂死,就是自己慢慢減少進食飲水,約一到兩周即可自然死亡。她母親重病無復原可能,覺得生命沒意義,但也不想去瑞士安樂死,因為子女協助她去瑞士會失去醫師執造,於是決定斷食往生,有辦過生前告別式,然後安詳往生,她把這經過發布網上,共鳴很高,總有人找她協助,不知不覺變成這方面專家。  生前最好預立醫療抉擇書,這中間有很多法律細節書中有詳述。只能說簡單自然死亡被搞得如此複雜,真是我們外行人想不到地。  她建議人重病時,盡量不要往醫院送,因為醫院怕被告,所以總是想盡辦法急救或插管,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痛苦。而且管一插上去,院方就不會願意拔下來,怕犯法。有需要可以請醫師外診,要住院也可找願意做安寧往生的醫院。  我母親病重後食量逐漸變少,我們也沒強迫餵食,自然在家往生,面色自然宛如安睡。而父親是住安寧病房,可能醫院還是有做些急救,面色發黑,感覺是差很多。  強力推薦此書,希望把健保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,恢復那個想到過世老人,只有無限懷念的年代。    作者 畢柳鶯 出版社 麥田  

癌症復原記

乳房本來就有小硬塊,但一直沒變化,想說良性的沒管它,沒想到2015年時突然搖身一變,開始暴長,先生說每天都能感覺它變大。癌症像吸血鬼,在我胸口吸收所有體能,體重急降。摸胸口腫瘤發熱,但因為它把熱能吸走,本人反而覺得冷到不行。  開始到處找中醫,花了很多錢都沒用。每天喝中藥,喝到主管Simon看不下去,勸我不要那麼愛喝中藥,怕累積重金屬。當時同事Ken熱衷中醫,幫我介紹一位,但癌症繼續暴長,體重繼續急降,最後那位中醫自己主動放棄,說她救不了我。  IT就是醫師  我工作是IT,處理公司ERP系統,系統出問題,我得推斷邏輯找出原因。如果問題會影響生產出貨,還得限時內盡速解決,避免影響公司龐大的營收,因此早就學會壓力愈大愈要冷靜,驚慌的人找不出答案。  冷靜下來想,我的工作其實就是醫師,只是我醫的是企業複雜電腦系統。我大學唸畜牧,但生理代謝課程,老師都拿人的課本來教,所以看得懂醫學論文,後來才轉行IT。ERP系統不管出啥問題,我都找得到答案並解決,為何我自己的問題,要求助於別人?  IT救的是企業,企業的命很值錢,因此所有IT手法、規矩都謹慎實用;相較之下醫界重點放在藥廠、醫院等企業盈利,對待病人粗暴無理,比如說不知道原因也可動手治療,治標不治本,試試看失敗就算了等等,在IT界都是大忌。  醫院看病五分鐘也很離譜,我對公司系統很熟悉,但問題來了要邏輯推理找出原因並想出解法,不可能五分鐘內完事。所以現代西醫都傾向看症狀就開治標藥,卻不解決原因,醫院省事好賺,但對病人非良方。  療法實驗  拼命看各種文獻,因為癌症太好賺,真真假假的文獻一堆,不像IT網路發表文章都是熱心人士真實解決案例,人體比電腦系統複雜得多,因此更棘手,像接手超級專案,而且失敗得用自己的命支付。因此聽完理論,判斷是否合理,還要再實機驗一下。  中醫博大精深,但倪海廈說過現代中醫學院教不出好醫師,因為思想都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;傳統師徒制可以教授思考邏輯,但只剩少數家傳中醫院。現代教育多重死背死記壓抑主動思考,而中醫八綱辯證如IT需要很強的邏輯推理能力,每個人藥方都量身打造,所以需要師徒制訓練主動思考,高手很難養成。我找了幾位中醫師效果不彰又昂貴,所以放棄了。  西醫方面,看了很多文獻都說免疫力是治癌關鍵,但化放療第一個反應就是降白血球,邏輯矛盾,所以也放棄。  我最感興趣的是食療,這是IT教我的,系統要健康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