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金企業(Where Will BeBlood):金錢與感情的內心戰爭
這部電影,有些楊德昌的調,悶又慢,不過沒楊氏那種「妻子很賢淑我卻不愛她」的無病呻吟,而是張力十足描繪了金錢與感情的內心掙扎。
主角丹尼爾是個奸商,貪圖金錢性格殘忍,說謊不眨眼;但另一方面,他也是個人,對人情溫暖十分渴望。片中他不管到哪,辦公談生意探勘石油,都帶著兒子。這樣父子之情,想必比日常忙上班,把孩子送到學校補習班的父親,要深刻很多。
當丹尼爾挖出石油時,孩子同時受了傷,丹尼爾毫不猶豫先跑向孩子,把他安頓好,才去處理石油的事。很明顯,兒子的份量絕對在金錢之上。
不管觀眾還是片中其他人,總想問:「孩子的媽哪去了?」他第一次對陌生人回答說她難產死了,第二次兄弟問他時,他就比較坦誠,說不想談這件事。之後鏡頭轉到兒子翻老爸的日記,裡面有張女人的照片,想必是他母親。戲沒交待日記內容是啥,但之後就發生兒子放火燒老爸房子的事件。我猜母親是死於其父之手,但原因不詳。兒子放火之後,被送到寄宿學校,但丹尼爾仍會打電話問屬下關心他住房狀況,可見仍是心頭肉。
丹尼爾對新冒出來的兄弟信賴之至,一同談生意共住房間,內心有了依靠。但沒多久他發現兄弟是冒充的,一怒之下殺了他。戲演至此,不難猜出當初妻子應是背叛了丹尼爾,而丹尼爾渴望情感,一旦破滅,兇殘的一面就會立刻冒出來。兒子情感受傷就放火燒房,根本與他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,血統確定毫無疑問。
假兄弟死後,丹尼爾接兒子回家。導演此時刻意用長鏡頭,你可以看到丹尼爾從遠處跑向兒子,跪下來熱情擁抱他,好像溺水的人遇到救生索似地。
所以最後兒子長大後,要求離開老爸自立門戶時,丹尼爾說他是檢來收養的,只是利用他獲取別人同情,我十分懷疑這話真實性。又是丹尼爾情感受傷後,做出來傷害他人的行為,至多只可能是因老婆偷情,懷疑兒子血統罷了。兒子聽到他這番話後,回想童年情景,也感覺不出老爸當年是單純利用他。離開後,丹尼爾酗酒度日,可見受傷之重。按慣例,丹尼爾感情受傷後會殺人,兒子他無論如何下不了手,伊萊好死不死這時刻來,給他當成發洩暴力傾向的對象了。
PCDVD有人貼出原劇本設定,那兒子是片頭被砸死的工人的,後被丹尼爾收養,看來是我想太多了。本來想說這篇要不要刪,後來想想,同樣電影給不同人看,本來就會因個人性格、背景而有不同感想。既然這是我最直接的感想,就還是留著吧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