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食善終

 


看舊小說,古代人生重病後很快死亡,留給子女的只有無限懷念。 

今日醫藥發達,延長的卻是不健康餘命,父母重病後失智,變得不可理喻、長照等問題,成為普遍現象,往往帶給子女沉重的負擔,久病床前無孝子,大家一聊起來都有吐不完的苦水,也會害怕萬一自己變這樣怎麼辦?沒想到還有這本"斷食往生",讓你不再害怕老病死亡,是人生一盞明燈。 

作者畢柳鶯是名醫師,當初挑選復健科,就是不想看太多生老病死悲懷離合,想說復健都是小毛病多運動即可恢復健康。 

當年沒有健保,所以重病後自然死亡,沒想到通過健保後,醫療資源可以濫用,加上台灣孝道傳統,使得很多原本該自然死亡的人,進入醫院就插管,透過餵食又拖很多年,浪費醫療資源,病人本身延長痛苦餘命,子女則要犧牲婚姻事業照顧老人,社會失去珍貴人力,唯一得利的就只有醫療財團。畢醫師在復健科反而天天看這些很痛苦。 

後來畢醫師找到方法,不用花大錢到瑞士安樂死,就是自己慢慢減少進食飲水,約一到兩周即可自然死亡。她母親重病無復原可能,覺得生命沒意義,但也不想去瑞士安樂死,因為子女協助她去瑞士會失去醫師執造,於是決定斷食往生,有辦過生前告別式,然後安詳往生,她把這經過發布網上,共鳴很高,總有人找她協助,不知不覺變成這方面專家。 

生前最好預立醫療抉擇書,這中間有很多法律細節書中有詳述。只能說簡單自然死亡被搞得如此複雜,真是我們外行人想不到地。 

她建議人重病時,盡量不要往醫院送,因為醫院怕被告,所以總是想盡辦法急救或插管,給病人帶來不必要的痛苦。而且管一插上去,院方就不會願意拔下來,怕犯法。有需要可以請醫師外診,要住院也可找願意做安寧往生的醫院。 

我母親病重後食量逐漸變少,我們也沒強迫餵食,自然在家往生,面色自然宛如安睡。而父親是住安寧病房,可能醫院還是有做些急救,面色發黑,感覺是差很多。 

強力推薦此書,希望把健保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,恢復那個想到過世老人,只有無限懷念的年代。 


 


作者畢柳鶯
出版社麥田

 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驚人的視力恢復眼球操: 活到60歲也不會得到老花眼的秘密。

生食19年健康報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