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說大象不會跳舞: IBM重整成功的歷史,總裁自述

這本書講IBM在大型主機衰敗時,原本看來毫無希望,葛斯納卻依然跳入當董事長兼執行長,挽救復活的故事。 這種快倒閉的老公司沒人愛接,大裁員組織重整,必然得罪很多人,營救失敗自己背臭名黑鍋下台。所以當初找很多人都不願意接,葛斯納願意挑戰看看,才接了這項棘手任務。 BM福利高薪水好,還終生僱用制,吸引大量優秀人才,因此葛斯納認為問題不在員工而在高層。但公司衰退養不起那麼多員工,勢必要裁員,他寫了公開信感謝被裁員工過去貢獻。或許你們認為假惺惺,但我最近才因川普風暴,從前公司離職,前公司老闆就寫信說被資遣的都是該被淘汰的,而我同事明明幫公司做了很多事,只不過老闆經營不善被波及,寫這種信不免讓人覺得落井下石感到心酸,葛斯納相較之下高明多了。 當時都覺得大公司僵硬,應該分解成很多小公司,但葛斯納覺得大而統一才是IBM的優勢,他把地方分權改成中央集權,開除一些反抗高層,花了三年才逐漸改成新制度與新作業流程。 葛斯納剛到IBM時,以為自己會看到世界最好的電腦系統,結果因為地方分權的關係,裡面是一大堆小而凌亂的系統,他想要財報都撈不出來。他大加改革採用統一系統,省下很多錢效率大為提高。 他能做成功也真厲害,IT界大家都知道南山被SAP詐騙百億卻沒做成,IBM本身畢竟是系統整合專家,不是吃素的。去查南山的事,原來南山原本也是找IBM,後來覺得IBM都是外包給SAP,不如自己來可省錢,結果把IBM團隊挖過來之後,南山高層沒管控能力,系統團隊被SAP全包後就開始詐騙。套句李光耀的話,找有能力的人容易,找人品高尚的人難。IBM的金招牌,就在於企業文化不詐騙,收費雖貴但真的有做事。 葛斯納認為找人要從內部,畢竟IBM是菁英匯集之地。過去IBM高薪,只有少數高層可拿股票。當表現與收入無關時,高層難免會變成剝削公司而非保護公司。所以他把高層的薪水降低,多加股票,也擴大股票認領範圍,讓較低層員工也可拿到股票,最後有七萬員工可認股。薪水增加改用績效而非年資,鼓勵員工多做事而非養老。 這些基礎事情忙完就是改策略。大型主機業績衰退,很多人說是小型PC才是趨勢。但葛斯納去問客戶,很多人都說大型系統當然非常重要,他們都很生氣IBM自我放棄。系統變了,但公司行號需要有人幫忙維護各種複雜或不相容的系統整合,這就是IBM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