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花高的財政問題
最近蘇花高速高路的話題很熱門,我不談環保,也不談花東人權益,只談財政。
看「李國鼎:我的台灣經驗」,讀到兩蔣時代,是用正規經營公司的手法,來評估建設。當初政府沒錢,要借貸建設。但做這些建設,都有評估過這些建設未來能替台灣賺多少錢?能否振興經濟?是否切合台灣的需求?
李國鼎對於在台灣山區亂蓋路就非常反感,因為工程艱困耗資甚多,收益又不大,貸款高利息就重,根本不划算,實乃禍國殃民之舉。
老蔣時代有在山區蓋條東西橫貫公路,但用的是美援贈款,沒花台灣一毛錢。因為耗資甚巨,引起老美不快。但不管是陳水扁還是馬英九,有向老美要錢搞建設的能耐嗎?翻翻歷史,發現老蔣只是沒人幫他講公道話,中共討厭他,民進黨也討厭他。但他做的事,有時實在比這些後輩高明多了。
所以要談蘇花高,就該談錢從哪來?要花多少錢,能替台灣賺多少錢?何時回本,何時有利潤?以台灣負債累累的狀況,這是優先項目嗎?興建時如困難度很高,要花驚人的成本,划算嗎?
財政沒問題,才輪到談花東人的福利,環保等等。不拿張財政計畫表給納稅人看,就吵著亂花錢,實在說不過去。任何一家公司這樣搞法一定垮,偏偏這是我們的國家!😡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