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鹿毒奶粉事件之我見

 剛開始美國定毒品法,規定海洛英、古柯鹼等數種藥品為毒品。於是毒犯就研發安非他命等新藥,能上癮傷身,但完全合法。美國只好修法,改成會上癮傷身的,都是毒品,不再定義藥名。

看看食品法規,卻還是老一套,定幾個檢驗項目,如果廠商發明功能相似的新藥,就算有毒,也是合法的。政府驗過民眾安心了,實際上只是表面做做戲。

但也不能光怪政府,要全都驗也很難,因為財務預算是有限的,化學藥品種類又太多。再看食品政治這本書,就不難明白這其實是個龐大複雜的官商勾結體系,法令與媒體都在食品商掌握之中,別期待他們保護消費者。

這次毒奶事件炒作,多少有中間商在背後角力的味道,希望杜絕廉價大陸貨進口,然後中間商就可低價進口大陸原料,做一點簡單加工,然後以台灣製高價出售,賺取暴利。日本商人就是這麼玩,弄得日本物價高昂,長期經濟不振。

證據呢?你瞧明明美商雀巢在大陸有乳品工廠,在美國、大陸、香港都出過事,但台灣的新聞就是一直只談陸商三鹿,避提美商雀巢;而雀巢以一句問題貨沒進台灣就解決了,女兒腎結石的媽媽指稱她買的是台灣奶粉,電視上也把廠牌打上馬賽克,感覺台灣媒體與政府還真是配合啊!2007年8900噸美國小麥農藥巴拉松超標,新聞就主吵麵粉存量不夠,政府顢頇會導致物價上漲,要求政府放行。至於美國毒麵粉最後放行了沒,放行後到了那些商家、產品,就無下文了。台灣媒體與洋人買辦真沒兩樣,真可恥!

但也別絕望。上天早就給我們最好的偵測器:嗅覺與味覺。有很多藥劑是無味的,但會破壞營養。只要營養減少了,味覺就會誠實告訴我們:這食物有問題。

作物的味道,更是反應了土壤生態品質。如果化肥農藥施得多,土壤中生物死傷大半,營養不能循正常途徑循環,菜的味道就不好。我去菜市場,不論菜販如何宣傳,有什麼認證,我都以味覺來判斷,很快就篩掉假有機攤子。也有菜攤賣得貴,作物長得小又醜,但吃進嘴裡,就是特別美味,無雜味苦味,可感受到農家少農藥少化肥的苦心。台灣優質有機蔬果,品質絕對比百貨公司進口徒具外表的日本蔬果,好上非常多。

相信味覺,自可趨吉避凶,不用再理會這些真真假假的報導了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驚人的視力恢復眼球操: 活到60歲也不會得到老花眼的秘密。

漲價的世界:通貨膨脹是財富再分配的遊戲

斷食善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