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新之後
創新之後這本書,主要是講現代社會怪象,大家都在談創新,談新產品,沒人談維護,甚至維護薪水還偏低。而實際上買了產品後,仔細維護讓他能順利運作非常重要,為何會這樣呢?
現在後遺症愈來愈嚴重,你以為歐美很先進,實際上飽受建設沒人維護之苦,火車破爛班次不准,橋會垮,連清潔飲水都有問題。
政府要選舉,大家都想聽政客做啥新建設,沒人想聽政客說把舊建設維護得很好;上市公司要發表新產品,股價才高,沒人想聽舊產品很穩定好用,久而久之就造成貶低維護人員的風氣。
書中覺得是長久教育觀念制度造成,但我覺得這也是人性缺陷,不注意珍惜天天在身邊的事物。
最典型的例子如家庭主婦,把家裡打掃乾淨、衣服洗乾淨並熨燙摺好,煮上熱騰騰充滿愛心的菜,照顧好公婆教育好孩子,但往往男人會對她評價很低,認為沒收入靠自己吃飯,表現出鄙夷態度。
什麼時候會發現維護很重要呢?當太太鬧離婚遠走高飛,男人才發覺過去妻子幫自己做了那麼多事,但這時已經無法挽回。
IT界傳說,有時要讓公司小當機一下,但自己還是能挽回,不然公司運作良好,老闆會想"我養你幹啥!",態度愈發惡劣。 遇到同事說某IT人員很閒,我解釋好的IT人員會預先規畫良好讓公司運作順暢,所以他很閒,爛的IT人員才讓公司頻頻出狀況要花時間解問題,但外行的同仁很難聽進去。
《黃帝內經》說「上醫治未病,中醫治欲病,下醫治已病」,但多年職場經驗,發覺上醫最惹人厭,跟人家說你不處理一下將來會怎樣,別人會覺得你在貶低他、詛咒他、恐嚇他、想騙錢等等。摳門老闆非得要東西壞了,讓他生意沒法做,才願意痛下決心花錢處理,這時營業額損失就大了。
把維護貶低後,薪水低又沒形象,大家就開始轉行,學歷通膨加劇這個問題,明明社會需要大量專科生維護機械、環境,學校卻製造出大量講理論不動手的大學生,浪費年輕人四年,畢業後又眼高手低缺乏就業市場。慢慢既有的建設就逐漸損壞,生活品質愈來愈差。美國就遇到這個問題,作者說安全的道路、橋梁,清潔飲水,應該是基本人權,但現在似乎愈來愈難求。
說創新還有個好處,就是大家都不懂,容易騙錢。比如傳染病,媒體總是喜歡說有種新病毒,然後死了幾個人,很可怕!然後媒體就幾個人幾個人地報導,製造恐慌,然後開始要政府買疫苗新藥等等,藥商大筆賺錢。但老的法定傳染病如肺結核,查一下2023年每10萬人28例,比新冠多得多,為何不報導?因為治療法已確定,藥物專利過期,無財可詐騙。
維護人員薪水最高的是醫師。你問愛講創新論的人,醫師只是維護人體健康,人體是上帝造的醫師並無創新,為何薪水那麼高?都答不出來。其實醫師是維修人員中最差的,因為他總是說原因不明要你長期吃藥,不像機械修理工還得推理找出原因再加以修復。所以這種歧視與工作困難度無關,完全是成見。
以軟體為例,維護舊軟體比新寫還難,因為你得了解原作者的思路,然後再修改成公司現在的需求,裡面當然有創新的部分。作者說其實很多實用的創新,是建立在對舊有系統充分了解之上,而不是現在這種華爾街騙錢式創新。
現在廠商喜歡逼人買新東西,舊的丟掉,製造大量垃圾非常不環保。希望這本書能讓大家重視維修,看到清潔工、修理工,也稱讚一下,不要鄙夷的態度。畢竟可以一個禮拜沒市長,但不能一天沒有清潔工。
現在後遺症愈來愈嚴重,你以為歐美很先進,實際上飽受建設沒人維護之苦,火車破爛班次不准,橋會垮,連清潔飲水都有問題。
政府要選舉,大家都想聽政客做啥新建設,沒人想聽政客說把舊建設維護得很好;上市公司要發表新產品,股價才高,沒人想聽舊產品很穩定好用,久而久之就造成貶低維護人員的風氣。
書中覺得是長久教育觀念制度造成,但我覺得這也是人性缺陷,不注意珍惜天天在身邊的事物。
最典型的例子如家庭主婦,把家裡打掃乾淨、衣服洗乾淨並熨燙摺好,煮上熱騰騰充滿愛心的菜,照顧好公婆教育好孩子,但往往男人會對她評價很低,認為沒收入靠自己吃飯,表現出鄙夷態度。
什麼時候會發現維護很重要呢?當太太鬧離婚遠走高飛,男人才發覺過去妻子幫自己做了那麼多事,但這時已經無法挽回。
IT界傳說,有時要讓公司小當機一下,但自己還是能挽回,不然公司運作良好,老闆會想"我養你幹啥!",態度愈發惡劣。 遇到同事說某IT人員很閒,我解釋好的IT人員會預先規畫良好讓公司運作順暢,所以他很閒,爛的IT人員才讓公司頻頻出狀況要花時間解問題,但外行的同仁很難聽進去。
《黃帝內經》說「上醫治未病,中醫治欲病,下醫治已病」,但多年職場經驗,發覺上醫最惹人厭,跟人家說你不處理一下將來會怎樣,別人會覺得你在貶低他、詛咒他、恐嚇他、想騙錢等等。摳門老闆非得要東西壞了,讓他生意沒法做,才願意痛下決心花錢處理,這時營業額損失就大了。
把維護貶低後,薪水低又沒形象,大家就開始轉行,學歷通膨加劇這個問題,明明社會需要大量專科生維護機械、環境,學校卻製造出大量講理論不動手的大學生,浪費年輕人四年,畢業後又眼高手低缺乏就業市場。慢慢既有的建設就逐漸損壞,生活品質愈來愈差。美國就遇到這個問題,作者說安全的道路、橋梁,清潔飲水,應該是基本人權,但現在似乎愈來愈難求。
說創新還有個好處,就是大家都不懂,容易騙錢。比如傳染病,媒體總是喜歡說有種新病毒,然後死了幾個人,很可怕!然後媒體就幾個人幾個人地報導,製造恐慌,然後開始要政府買疫苗新藥等等,藥商大筆賺錢。但老的法定傳染病如肺結核,查一下2023年每10萬人28例,比新冠多得多,為何不報導?因為治療法已確定,藥物專利過期,無財可詐騙。
維護人員薪水最高的是醫師。你問愛講創新論的人,醫師只是維護人體健康,人體是上帝造的醫師並無創新,為何薪水那麼高?都答不出來。其實醫師是維修人員中最差的,因為他總是說原因不明要你長期吃藥,不像機械修理工還得推理找出原因再加以修復。所以這種歧視與工作困難度無關,完全是成見。
以軟體為例,維護舊軟體比新寫還難,因為你得了解原作者的思路,然後再修改成公司現在的需求,裡面當然有創新的部分。作者說其實很多實用的創新,是建立在對舊有系統充分了解之上,而不是現在這種華爾街騙錢式創新。
現在廠商喜歡逼人買新東西,舊的丟掉,製造大量垃圾非常不環保。希望這本書能讓大家重視維修,看到清潔工、修理工,也稱讚一下,不要鄙夷的態度。畢竟可以一個禮拜沒市長,但不能一天沒有清潔工。
| 作者 | 李.文塞爾, 安德魯.羅素 |
| 出版社 | 時報出版 |

留言
張貼留言